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078万人,按照高考总体录取率最高81%计算,将有592.9万考生无缘本科,200多万考生连专科都考不上,直接落榜。中小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只会越来越大,同时还需承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。
当代中小学生可谓是在沼泽中前行,举步维艰,如果不能减负,合理释放心中压抑的情绪,只会搞得身心疲惫。以这种状态应对中考和高考,又如何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,还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。
中小学生是“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”,只有他们茁壮成长,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。于是,中小学生迎来“双减”政策,通过校外和校内两个方向为中小学生减负。校外主要针对补习班,中小学生在节假日不能再进行学科类补习,许多校外班受到重创,纷纷寻求转型,或退出历史舞台。
这项规定引起很多家长高度重视,有些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,或者存在偏科情况,需要校外补习班的辅导,不然的话成绩很难提升。因此,有的家长表示,家里不差钱可以请一对一家教,来家里给学生补习吗?
在过去,每当周末或者寒暑假,只要学生不用在学校上课,就会被家长送到各种补习班,有些学生感慨,放假比上学还要累。
然而实行了双减政策后,周末、节假日和寒暑假,中小学生都不能进行学科类培训,周一到周五补习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八点。这使得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大减轻,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多。
可是家长很很不放心,自己教育水平有限,如果学生成绩不理想需要辅导该怎么办。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家长,发现了一种补课形式,那就是一对一家教。
尤其是现在校外补习班凉了,家教市场变得非常火热,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报名,想给学生知道一位好的家教老师。
相比于校外补习班,一对一家教收费贵很多,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很难长期维持,不过一对一家教形式,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,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,这也是该形式的有点。
网上不少人说这种补课形式也会引起不公平现象,有钱家庭可以轻松地请家教,甚至是更好的家教,而普通家庭实在很难长期为学生请家教。而且家教上课也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。对此教育部做出回应让家长安心,虽然双减政策主要针对校外补习机构,没有对一对一家教做出明确要求,但由于有些校外补习机构因此看到商机,转型成家教机构,原补习班老师变成家教老师。
因此,教育部对“一对一家教”也进行限制,禁止“地下式补习”,比如以家政服务,家庭教师的形式到学生家里进行补课,属于违规行为。
听到这样的回答,家长喜闻乐见,这样大家就都不用补习,也不用担心花冤枉钱,可以给学生真正的减负,缓解学习上的压力。中考和高考仍然存在,中小学生不可能真的放松下来,教育相关部门通过“双减”政策为学生减负,学生更应该利用好校内学习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,同时缓解自身情绪压力。
部分中小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,对学习感到无力,不知道怎么去提高成绩。还会感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,家长对学生期望值太高,为了达到家长的期望,学生会拼命学习证明自己,经过一段时间发现,成绩提升速度并没有想象的快,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。